我的外地宿舍加租屋生涯至今已經持續14個年頭,朋友們紛紛買房繳貸款的現在,我似乎連看房子的念頭都還沒有。本人並非房地產投資客,父母自己有房也不需要我操心,最重要的是我無法確定這樣四處漂流的自己三年後會在哪裡。

偶爾會像大家一樣擔心現在不買房以後就更買不起,然後老了就沒有自己的房子住。將近14年的漂流生涯給我的鍛鍊就是不斷釐清自己的真正需求,在不斷在捨棄/安定/移轉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安全感的來源或者所謂家的感覺不再是那個殼,而是殼裡面的元素。

單身外宿中,撇開人或小動物不談,目前本人”家”的元素是整套粉色舒適的新床組、一個燭台、一盞黃色暖燈、一個喜歡的馬克杯,近幾次遷入新住所的第一件事就是備齊以上物品,除了馬克杯以外其他東西都到點再買即可,然後跟著我四處漂流的大行李箱內就是一週所需的衣物與生活用品,我深信只要過得了第一週就過得了一個月,一個月之後拿到第一筆薪水就可以開始買些額外的物品,有擔心的話啟程時多準備現金。

近8年遷入的3個長期居住點(英國/上海/深圳),都是根據以上的模式操作,都精準地在宿舍或租屋內塑造想像中的小空間,每次小旅行或者台灣探親假期結束時,都是迫不及待地奔回自己地盤窩著。

隨著目前工作與居住地點的穩定,小空間內累積的物品越來越多,不過我仍然習慣性地提醒自己:離開時能夠帶走的就是一只行李箱。一只行李箱,其實就是倉皇搬離時能夠帶走物品的上限,無論在何種處境下經歷過這種抉擇的人都懂。

 

"現在愈來愈多四處飄流的人們,習慣於旅行、居無定所,連注重家庭的亞洲人也習慣長期遠離家人分隔多地,這種現象他們稱為遊牧主義(nomadism)" -取自天下雜誌部落格【搬家愈多次,物質慾愈少?】 Mr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深圳 派駐 生活
    全站熱搜

    Joe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